90后脱发植发热,产业黑暗 注册医生仅三百余人毛利不足20%

  • 热点 • 2019-02-19
  • 来源:铅笔道
  • 作者:张茹雅
  • 浏览:800
  • 评论:0
90后成脱发“主力军”,资本的注入,能催熟这个千亿市场吗?
“出门前,对着镜子,小心地掀起左边特意留长的一绺头发,盖住光洁白亮的脑门儿,用水轻轻抹平。据说,这是一个中年男人每天早晨最神圣的仪式。


据统计,截至2017年7月,中国脱发人群已经超过2.5亿。“2014年,每5个人中有1个人有头发问题,2018年,每3个人中,就有一个人被头发问题困扰。”

脱发,成为一种时代病。如今,脱发已经不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属。熬夜、宿醉、压力......90后前赴后继地进入脱发圈。阿里健康曾联合阿里数据发布报告,显示阿里零售平台购买植发、护发产品的消费者中,90后占比36.1%,即将赶超38.5%的80后。

地铁中、电视上、手机里……近年来,各种植发机构的广告铺天盖地。然而,通过采访多位业内人士,铅笔道了解到,历经20年发展,这样一个存在数亿人需求且客单价高达数万元的市场,如今却“终究还是个小众市场”。

从业人数上,其全国性行业协会注册会员只有300多人。盈利情况上,在高客单价下,不同玩家的毛利率差异较大,公立医院植发科室60%~70%;私人医院35%~40%;大型连锁医院20%,该领域资深从业人士对此称,“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,不可能做到20%的毛利,也就12%吧!”

植发这项传统行业明显趋向品牌化,而在2017年、2018年,仅有雍禾植发和碧莲盛两家机构分别获得3亿元和5亿元的融资。赛道新玩家不断涌现,植发生意要如何做?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迫切问题。

注: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,论据难免偏颇,不存在刻意误导。

曾经令人却步的行业

引流难、成本高、缺人才,被称为植发行业三大痛点。

20年前,科发源创始人李兴东还是一名医美大夫。“做医美时,轮到自己的机会并没有太多,想要在医美领域成长起来也很难。”

彼时,植发行业的从业者寥寥无几。于是,李兴东就选择了成为一名植发医生。“与医美相比,植发的风险没那么高,治疗效果比较好,客户也比较满意。熟能生巧后,我就一直做植发了。”

植发手术是门纯手工的技术,提取毛囊和毛囊重塑的过程,全部需要人工操作。脱发患者若想达到正常的发量,一般需要通过手术移植4000-5000个毛囊。同时,医生需要根据种植部位的不同,为患者选择合适粗细的发丝,这是一份需要精细技术的体力劳动。

李兴东坦言,植发行业医生很辛苦。“我做一台隆鼻手术,最快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。但一台植发手术,如果没有6-8个小时,根本弄不完。”

植发手术耗时长,对医生的眼睛和颈椎都是重大考验。“如果一天做2个病人的植发手术的话,从早上8点半要干到晚上12点,都是正常的。”他回忆起自己刚刚做植发医生时的情景。

高强度、长时间的手术,让很多医疗专业人士都对植发行业望而却步。2014年年底,全国性的植发行业协会才正式成立。截至目前,该协会注册从业人员只有约300多人。

“很多医生不愿意做,整体来讲,从业人员并没有太多。”李兴东介绍,在早期,植发技术比较单一,多数医生拒绝从事植发行业。但现在,植发技术趋向多样化,想学植发技术的人越来越多,一台手术多几个人分担,效率也高了不少。

2015年12月,FUE技术的诞生,它在植发领域堪称是一项革命性技术。此后,植发手术无须再从供体区移植皮瓣或者使用伤口缝合技术,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毛囊的侵害,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,也是对毛囊侵害性最小的植发手术。

“植发技术前后历经近200年,手术中使用的器械越来越精细,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带来的创伤。”从业多年,李兴东感觉到,伴随着植发技术的进步,从业人员相对于早年间,数量明显增加了。如今,在科发源做一台植发手术需要6-8位医生进行操作,4000个毛囊的植发手术,时间至少在6个小时以上。植发技术进步之余,手术效率也在明显增加。

植发仍是少数人的选择

颜值经济和脱发潮的背景下,植发生意被称为“时代风口”。

植发手术涵盖人体各个部位,包括鬓角、胡须、睫毛、眉毛。与种植头发不同的是,这些部位均是一口价,10000元到36000元不等。

除了人体其它部位,头部植发手术依据移植毛囊数和植发技术收费。2-3万元客单价的植发手术较为常见,最高达到10万元。对此,业内人士解释:“10万元的植发手术,少之又少。1千个植发患者中,都不一定会有一个愿意出10万元植发的。”

刘子毅是一名医美销售人员。两个月前,他做了种植眉毛手术。“眉毛代表男人的运势,我觉得自己眉型不好,才决定做这个手术。”

他告诉记者,自己的眉毛之前已经脱落了50%,“这个脱落率已经很高了,有的人甚至‘全军覆没’!”

刘子毅的植眉手术用了150个毛囊,手术历时3小时。他回忆整个手术过程,除了打麻药有点疼,没有其它感觉。植眉手术结束后7天,会奇痒无比。“20天内,眉毛不能碰水,不能被风吹,不能压,更不能摆弄它。”

近日,记者在北京中关村附近的一家植发医院看到,大厅的欧式沙发上坐着几位90后男士,他们的发量都不是很多。医院里面,陆续有几位头上包着纱布的脱发患者在楼道走动。

李哲闵(化名)的植发手术10分钟前结束。他头顶上的血点零零星星,后脑勺部位刚被取出3000个毛囊,一块方形的纱布遮盖住伤口,头上还围了一圈纱布。

90后的李哲闵,属于遗传性脱发,“想找个女朋友,头发少嫌老,考虑了很久才决定植发的。”

谈到植发过程,他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,“手术过程中倒是没什么感觉,打麻药的时候,我的叫声估计整栋楼都能听到。”

除了应对脱发这样的刚性需求,在颜值经济的带动下,很多本身不脱发的爱美女性也加入到植发群体中。

“很多女孩来要求做赵丽颖发际线。”这家植发医院的一名负责对患者进行毛囊检测的医生告诉记者。

李兴东也介绍,早年间,选择植发的主要是男性群体,现在女性用户也在增多。其中,女性占到30%,男性占到70%。

“虽然用户数在增加,但就脱发人群整体来讲,接受植发的人还在少数。很多脱发患者对市场不是很了解,因此不能接受植发,这也就决定了市场的发展情况。”李兴东直言。

事实也确实如此,植发市场渗透率低,用户很难从周围熟悉的人获得相关信息,口碑传播很难。据艾瑞数据统计,2015年到2017年,通过百度搜索“植发”的数量激增114%。由此可见,用户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搜索引擎。

一个看似暴利的行业

据统计,截至2017年7月,中国脱发人群已经达到2.5亿。2016年,国内植发用户出现小幅攀升,增幅为20%。2017年,用户开始快速增长,增幅达到52%。科发源创始人李兴东见证植发行业的发展,“2014年,每5个人中有1个人有头发问题,2018年,每3个人中,就有一个人被头发问题困扰。

业内人士认为,从数据上看,虽然植发用户有所增长,但相对于脱发人群的庞大基数而言,市场仍然有待开发。

其一,在医疗领域,植发行业被列入医美领域,患者无法使用医保,用户的经济压力成为直接影响因素;

其二,对植发机构而言,其资质需要由卫生局进行审批,属于大医疗范畴,医生和护士需持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;

其三,植发大多是一次性交易,用户感知流程很短,对于机构来讲,提供手术服务的机会只有一次,市场渗透率也就低。

近年来,大型连锁植发机构明显加大了宣传力度,电梯、抖音、地铁站、楼宇、公交站牌、商务楼等地,植发广告充斥着生活的每个角落,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脱发群体,“头发是可以种植的”。

同时,植发机构也开始受到资本的关注。2017年下半年,雍禾植发宣布获得中信产业基金的投资,融资额在3亿元左右,2017年投后估值约5亿元;2018年初,华盖医疗基金投资5亿元战略控股碧莲盛植发。

虽然资本为植发领域添了一把柴,但相比其他行业的繁荣,植发行业更像是一片蓝海。

面对资本进驻,李兴东认为,“资本可以弥补行业资金不足,的确是个利好。我们毕竟是医疗行业,社会补充的一部分,如果太过于追求业绩,肯定会跑偏。随着资本对行业的关注,很多机构需要的是一个机会,对于我们来讲,更多的是想突出品牌。”

目前,植发领域的玩家分为三类。第一类为公立医院的植发科室;第二类为以碧莲盛、中德、科发源、雍禾植发等为代表的全国民营连锁植发机构;第三类是熙朵等为代表的民营医美整容机构植发科室;第四类则是恒博等民营非连锁机构。

过往媒体报道的公开数据显示,这些全国民营连锁植发头部机构一年的营业额在4-8亿元。作为一个人力密集型产业,人力成本占比达到35%-40%,广告营销费用的支出占比20%左右,扣除基建成本和其他费用,行业的毛利率约为20%。业内资深人士告诉铅笔道,“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,不可能做到20%的毛利,也就12%吧!”

不管是12%,还是20%,在医疗这样一个本应是高附加值产业,确实算不上是“暴利”。就算相对行业内其他玩家的毛利率,差距也很明显,公立医院植发科室60%~70%;私人医院35%~40%。

“不注重技术的机构,终究会被淘汰”。近几年,行业迎来增长期,随之涌现大量植发门诊,行业负面消息增加的同时,淘汰率也在增加。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现阶段,植发行业的淘汰率目前在30%到50%。

李兴东也多次强调技术的重要性。“换个角度思考,如果后来者能够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,手术创口更小,或者节约人力、节省时间等,仍存在很大的机会。”
声明:凡注明 “商导在线”来源的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;非“商导在线”来源的作品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商导在线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寻求报道,请点这里

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