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居设计是一门怎样的生意?M+Talk上的设计师这样说
备受被设计圈人士热议与关注的M+平台,不仅有M+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还有有M+星设计、M+创客空间等项目。
其中,子品牌M+talk论坛更成为了设计师分享设计资源,互动交流学习的重要舞台。
3月26日,以设计、文化、灵感、管理、商业、发展为主题的M+Talk“设计生意”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。此次论坛由M+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联手安德马丁文化传播共同举办,邀请到Charles Leon(英国)、王冠、黄永才、凌子达、邓文彬、郭钟锴六位行业精英参与对话。
这些活跃在行业发展先锋领域的设计师们,试着解构设计艺术意境营造的独到方式,诠释设计商业之路上的诸多创造。
在家居消费升级的趋势下,审美与品味提升的消费者对“设计”愈发关注。他们不只追求设计的审美与功能性,更关注认知设计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价值。
这对家居行业以及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。他们开始更积极地思考如何让设计与商业更好地融合,如何设计出更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与审美的家居解决方案。
“健康”设计是构建理想人居体验的关键
设计的全球化和多元化趋势愈加显著。设计行业中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的交融变成主流,多领域的资源合作也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,这使得设计师不得不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中不断切换。
但无论设计与商业如何互动,未来的设计生态中,“健康”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。
人们在追求设计、追求美、追求创新的同时,将“健康”视为前提。“设计要随着人类的发展步伐不断改进,由最初的一个安乐窝,到现在保护地球环境,促进使用者的健康和福祉。”梁志天健康设计的首席顾问邓文彬教授在论坛中认为,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健康设计促进人身心灵的健康。
在设计更积极健康的人居体验方面,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亚洲区副总裁郭钟锴讲述了“WELL建筑标准”如何推动以人为本的设计。WELL是首个专门关注建筑环境中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建筑标准,它正在帮助营造能够改善住户的营养、健康、情绪、睡眠类型、工作效率和绩效的空间环境。
为了强调健康家居,论坛主办方M+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也在今年的比赛中,宣布增设“M+全龄健康家居设计”子榜单。
国内家居龙头企业红星美凯龙是M+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的主办法方之一,健康榜单也契合红星美凯龙30多年的发展理念与使命。在全球环境恶化、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的当下,家居巨头更应该承担起为每个家庭的环保负责、为国人提供品质而又健康生活方式的担当。
设计师最理想商业化协作模式是什么?合伙人制是一个
设计师作为典型的创意人群,普遍个性强,在设计商业化之路上,如何将他们有机组织在一起创造优秀的设计作品,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。
“我们希望是一群人在做事情,大家相互之间利益捆绑,但同时也鼓励内部创业。”王冠是深圳Matrix Design矩阵纵横的创始人、品牌发起人,同时,矩阵纵横也是设计界合伙人制公司的典型代表。
这种合伙人制会设计一系列绩效评定与考核的体系、标准,以改变过去传统设计公司的痛点。除了绑定合伙人之间的利益,也鼓励内容创业,高效地避免了人员流动的风险。
设计师个人的人品、工作能力、专业带头性等,也是矩阵纵横选择合伙人的标准。此外,设计公司的合伙人也不限于设计师,可能是来自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。
好的设计要有信念感,来避免过度的商业化
在设计的商业化之路上,如何保持设计本身的价值与特质更为重要。
此次论坛上,共和都市的创始人兼创意总监黄永才、KLID 达观国际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凌子达都认为,根本上,设计这件事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想。
黄永才的设计风格之所以不拘一格,充满颠覆性,离不开他与团队对公司文化的坚持。“冒险、创造、多样性”是引领其设计作品的关键词,他认为要像小孩一样多问为什么,对每一天都充满好奇。“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坚持的信念,也许在别人看来是浪费时间,但是对我却很重要。”
坚持设计不要过于商业化的凌子达,也更加关注设计本身的“意境”以及设计师的日常思考。旅行是他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、观察生活、遇见灵感的方式之一。“一个真正好的设计师,应该是从生活或者是从不同的领域中去看这个世界的,看到它的细节,并变成我们设计灵感的一个来源,这也是我们的设计团队一直以来坚持的精神。”凌子达说。
在设计与生意融合的过程中,找到自身设计的信念感,不仅是设计师展示自身创造力的方式,也将成为其在商业化世界中的独特吸引力。
有灵魂的设计会观照生活与社会
在设计与商业融合的过程中,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、与受众进行情感互动、甚至影响社会生活方式与变革,都是无法忽视的“设计的意义”。
回到设计的定义本身,著名建筑室内设计机构Leon Black的创始人、英国室内设计协会(BIID)历任主席Charles Leon指出,设计不仅构建了我们的社会、文化、所居住的社区,甚至塑造了我们个人的感知与触觉,进而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。
如果从设计的“社会意义”层面来看,设计与商业并不是需要调和的对立概念。设计实际上正是一种满足需求的“解决方案”。Leon Black提到一个非常流行的理论——“所有的设计本身都是市场的行为”,因为设计离不开对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呈现,设计本身注重受众的体验与感受。
设计与生意之间不存在完全隔开的界限,“一种非常成功的创意,一定具备适应性和灵活度,无论是适应内部还是外部的需求。”Leon Black说。
正如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需求,他们希望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为生活带来一种仪式感,满足个体呈现自我、观照社会甚至未来的需求。好的家居设计为我们构建对“家”的想象,也能引导我们过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在拥有4万亿家居市场的中国,“设计”正在成为行业驱动力。这也是为什么行业巨头红星美凯龙想与设计师们探讨“设计生意”话题的原因。
在家居设计领域,对设计师的相关运营策略成为了红星美凯龙重要的战略。在近日举办的红星美凯龙春季大会上,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执行总裁、新零售集团COO陈东辉公布了2019年设计师运营策略。通过M+星设计、M+设计大赛、M+设计创客空间等相关项目,让越来越多人认知到好设计的价值与服务能力,进而让设计赋能经营,“通过设计师的服务延展卖场的消费场景,让用户到店、在家、以及在任何设计服务触达的地方,拓展市场。”
在家居行业,“设计”处于消费链路中非常前置的位置,甚至可以说掌握了整个行业的流量。设计与商业只有更好地融合与互动,才能使整个家居行焕发新的活力,进而带来持续的商业价值,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其中,子品牌M+talk论坛更成为了设计师分享设计资源,互动交流学习的重要舞台。
3月26日,以设计、文化、灵感、管理、商业、发展为主题的M+Talk“设计生意”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。此次论坛由M+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联手安德马丁文化传播共同举办,邀请到Charles Leon(英国)、王冠、黄永才、凌子达、邓文彬、郭钟锴六位行业精英参与对话。
这些活跃在行业发展先锋领域的设计师们,试着解构设计艺术意境营造的独到方式,诠释设计商业之路上的诸多创造。
在家居消费升级的趋势下,审美与品味提升的消费者对“设计”愈发关注。他们不只追求设计的审美与功能性,更关注认知设计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价值。
这对家居行业以及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。他们开始更积极地思考如何让设计与商业更好地融合,如何设计出更符合现代生活方式与审美的家居解决方案。
“健康”设计是构建理想人居体验的关键
设计的全球化和多元化趋势愈加显著。设计行业中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的交融变成主流,多领域的资源合作也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,这使得设计师不得不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中不断切换。
但无论设计与商业如何互动,未来的设计生态中,“健康”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。
人们在追求设计、追求美、追求创新的同时,将“健康”视为前提。“设计要随着人类的发展步伐不断改进,由最初的一个安乐窝,到现在保护地球环境,促进使用者的健康和福祉。”梁志天健康设计的首席顾问邓文彬教授在论坛中认为,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健康设计促进人身心灵的健康。
在设计更积极健康的人居体验方面,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亚洲区副总裁郭钟锴讲述了“WELL建筑标准”如何推动以人为本的设计。WELL是首个专门关注建筑环境中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建筑标准,它正在帮助营造能够改善住户的营养、健康、情绪、睡眠类型、工作效率和绩效的空间环境。
为了强调健康家居,论坛主办方M+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也在今年的比赛中,宣布增设“M+全龄健康家居设计”子榜单。
国内家居龙头企业红星美凯龙是M+中国高端室内设计大赛的主办法方之一,健康榜单也契合红星美凯龙30多年的发展理念与使命。在全球环境恶化、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的当下,家居巨头更应该承担起为每个家庭的环保负责、为国人提供品质而又健康生活方式的担当。
设计师最理想商业化协作模式是什么?合伙人制是一个
设计师作为典型的创意人群,普遍个性强,在设计商业化之路上,如何将他们有机组织在一起创造优秀的设计作品,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。
“我们希望是一群人在做事情,大家相互之间利益捆绑,但同时也鼓励内部创业。”王冠是深圳Matrix Design矩阵纵横的创始人、品牌发起人,同时,矩阵纵横也是设计界合伙人制公司的典型代表。
这种合伙人制会设计一系列绩效评定与考核的体系、标准,以改变过去传统设计公司的痛点。除了绑定合伙人之间的利益,也鼓励内容创业,高效地避免了人员流动的风险。
设计师个人的人品、工作能力、专业带头性等,也是矩阵纵横选择合伙人的标准。此外,设计公司的合伙人也不限于设计师,可能是来自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。
好的设计要有信念感,来避免过度的商业化
在设计的商业化之路上,如何保持设计本身的价值与特质更为重要。
此次论坛上,共和都市的创始人兼创意总监黄永才、KLID 达观国际设计事务所的创始人凌子达都认为,根本上,设计这件事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想。
黄永才的设计风格之所以不拘一格,充满颠覆性,离不开他与团队对公司文化的坚持。“冒险、创造、多样性”是引领其设计作品的关键词,他认为要像小孩一样多问为什么,对每一天都充满好奇。“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坚持的信念,也许在别人看来是浪费时间,但是对我却很重要。”
坚持设计不要过于商业化的凌子达,也更加关注设计本身的“意境”以及设计师的日常思考。旅行是他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、观察生活、遇见灵感的方式之一。“一个真正好的设计师,应该是从生活或者是从不同的领域中去看这个世界的,看到它的细节,并变成我们设计灵感的一个来源,这也是我们的设计团队一直以来坚持的精神。”凌子达说。
在设计与生意融合的过程中,找到自身设计的信念感,不仅是设计师展示自身创造力的方式,也将成为其在商业化世界中的独特吸引力。
有灵魂的设计会观照生活与社会
在设计与商业融合的过程中,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、与受众进行情感互动、甚至影响社会生活方式与变革,都是无法忽视的“设计的意义”。
回到设计的定义本身,著名建筑室内设计机构Leon Black的创始人、英国室内设计协会(BIID)历任主席Charles Leon指出,设计不仅构建了我们的社会、文化、所居住的社区,甚至塑造了我们个人的感知与触觉,进而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。
如果从设计的“社会意义”层面来看,设计与商业并不是需要调和的对立概念。设计实际上正是一种满足需求的“解决方案”。Leon Black提到一个非常流行的理论——“所有的设计本身都是市场的行为”,因为设计离不开对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呈现,设计本身注重受众的体验与感受。
设计与生意之间不存在完全隔开的界限,“一种非常成功的创意,一定具备适应性和灵活度,无论是适应内部还是外部的需求。”Leon Black说。
正如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需求,他们希望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为生活带来一种仪式感,满足个体呈现自我、观照社会甚至未来的需求。好的家居设计为我们构建对“家”的想象,也能引导我们过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在拥有4万亿家居市场的中国,“设计”正在成为行业驱动力。这也是为什么行业巨头红星美凯龙想与设计师们探讨“设计生意”话题的原因。
在家居设计领域,对设计师的相关运营策略成为了红星美凯龙重要的战略。在近日举办的红星美凯龙春季大会上,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执行总裁、新零售集团COO陈东辉公布了2019年设计师运营策略。通过M+星设计、M+设计大赛、M+设计创客空间等相关项目,让越来越多人认知到好设计的价值与服务能力,进而让设计赋能经营,“通过设计师的服务延展卖场的消费场景,让用户到店、在家、以及在任何设计服务触达的地方,拓展市场。”
在家居行业,“设计”处于消费链路中非常前置的位置,甚至可以说掌握了整个行业的流量。设计与商业只有更好地融合与互动,才能使整个家居行焕发新的活力,进而带来持续的商业价值,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。